首页 > 科幻次元 > 汉宫娇华:帝女传奇 > 第286章

第286章(1/2)

目录

百戏场的锣鼓声渐远,刘妧跟着陈阿娇拐进锦俗街。

刚踏进门楼,就被满街的灯火晃花了眼——灯笼串成的长廊里,百国俗物摆得像条彩龙。

\"这街去年还只摆汉地年货,\"陈阿娇指着块\"百国锦俗\"木牌,牌上的字用锦灰墨写的,\"今年桑小娥提议,让各国商贩都来亮绝活,说是'元日的俗,得让百国的针脚都扎进去'。\"

街口的波斯商人阿罗憾正举着面琉璃镜,镜框用汉地锦木做的,雕着缠枝纹,镜面却刻着十二宫图,像盘歪歪扭扭的星盘。

\"来瞧来算!\"他摇着锦纸扇,扇面上画着太阳神车,\"用罗马占星术,算汉地运势!看这'狮子座',配汉地的'白虎星',今年定能多赚三车锦缎!\"

个戴头巾的老妇人凑上前,指着镜中的\"处女座\"皱眉:\"这洋星星,能有咱的老黄历准?\"

\"去年王半仙算我破财,结果我家织坊赚了双倍!\"

阿罗憾把镜往她眼前凑,镜光映得老妇人满脸亮:\"老夫人您瞧,这镜框用太后给的'锦灰铜'铸的,不易生锈;镜面上的星纹,是阿月织坊的绣娘描的,比罗马的原图多了层祥云。\"

他忽然压低声音:\"昨儿鲁直来算,说这镜算出他的新车轴能卖遍西域,今早一开张就订了五十套!\"

老妇人被说动,掏出几个铜板:\"那......给我算算我家小孙子,能不能学会桑小娥的染布手艺。\"

刘妧望着那面镜,忽然轻声道:\"宫里的龟甲占卜,得烧裂了才敢解,哪有这般敞亮?\"

陈阿娇轻笑,指尖点着镜边的祥云纹:\"龟甲藏着规矩,镜子照着人心——百姓要的不是玄乎的卦辞,是能摸着的盼头。\"

往里走,越人锦市的笑声像串银铃。

阿月的侄女阿星蹲在摊位后,正给幅锦纹年画掸灰,画上的门神穿越人筒裙,手里的剑却镶着波斯琉璃,在灯下发蓝。

\"阿星,这门神咋穿咱的衣裳?\"个抱孩子的越人妇女指着画,孩子的小手正抓画角的琉璃剑,\"不怕老祖宗不认?\"

阿星把画往高处举了举,辫梢的银饰\"叮叮\"响:\"婶子您瞧,这门神戴汉地的进贤冠,穿越人的筒裙,左手扶汉地的祥云,右手握波斯的琉璃剑。\"

\"我娘说,汉越门神一起贴,保家宅平安,还能让娃娃学双语呢!\"

她指着画边的越文注,字歪歪扭扭的:\"这是我娘教的,'汉话念吉祥,越语说平安',贴在门上,来往的商客都能看懂。\"

旁边个穿短打的汉子插嘴:\"我看悬!门神穿得四不像,哪有老样子正经?\"

阿星立刻瞪回去:\"张大哥去年贴老门神,还不是被偷了两匹锦?我家贴这新画,连老鼠都不敢来!\"

刘妧伸手摸画纸,锦纸的纹路蹭着指尖,比宫里的木版年画多了层绒绒的暖:\"这纸里掺了锦线?摸着像块薄锦。\"

\"是阿月姐姐的主意!\"阿星眼睛亮得像星子,\"染坊的废锦线磨成粉,混在纸浆里,又韧又暖,去年贴了一年都没破,比浆糊粘的木版画牢十倍!\"

陈阿娇忽然对阿星说:\"这画,给我来十张。\"

阿星愣了愣:\"娘子要这么多?\"

\"长乐宫的廊柱多,\"陈阿娇笑,\"每根柱上贴一张,让宫里的人也瞧瞧,门神换身衣裳,福气照样进门。\"

旁边几个越人妇女听见了,七嘴八舌地说:\"我家也得贴两张!\"

\"让汉地的门神学学咱的话,省得拜年时鸡同鸭讲!\"

罗马算铺的灯笼最亮,青布幌子上写着\"万国算术\",字是汉隶,却带着点罗马字母的圆转。

穿长袍的老者正握着个孩子的手,教他拨算盘——算盘珠是锦灰瓷做的,白里透青;档是波斯琉璃,绿得像春水,算珠一碰,\"噼啪\"响得比雨打芭蕉还脆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