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科幻次元 > 汉宫娇华:帝女传奇 > 第368章

第368章(1/2)

目录

雁门军工工坊的炭纤维门“吱呀”响,风裹着沙粒灌进来,打在墙上沙沙响,连门沿的铁扣都蒙了层细沙。

刘妧刚进门,就拢了拢披风——风沙吹得领口有点凉,火星子还溅到靴边,是从炼甲炉那边飘来的。

黄月英正往锦钢炼甲炉里添料,长勺碰得炉壁“当啷”响,火苗“腾”地窜起来,映得她脸通红,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,滴在衣襟上,晕开一小片湿痕。

“陛下、太后!”

黄月英用长钳夹出块通红的甲片,甲片还冒着热气,往冷水里一淬,“滋啦”一声,白雾裹着铁腥气飘起来,呛得她咳了两声,赶紧用袖子挡了挡。

“王师傅刚试过,这百炼锦钢,旧甲剁三刀就崩口,还得回炉重炼。这玩意儿,斩马刀劈完只留道白印,用布一擦就没了,省得补!”

老甲匠王师傅捧着冷却的甲片,指腹蹭过纹路——跟上章泉州渔场的炭纤维鱼栅一个样,只是更硬实,蹭得指腹有点麻。

他突然笑了,皱纹都挤在一块儿,甲片还晃了晃。

“上回帮渔场修剖鱼机,那炭纤维就够结实,剖百条鱼都不卷刃,没承想这锦钢更厉害。”

他掂了掂甲片,手臂晃了晃——比想象中轻。

“比俺祖传的明光甲轻三成,那明光甲是俺父亲传的,甲片上还有当年打仗的划痕,穿久了磨得肩疼。这锦钢甲摸着跟王老实送的锦芯稻壳似的,绵密,不硌手,兵卒穿久了也不会磨得慌。”

陈阿娇凑过去,手指离甲片还有半寸就缩了回来——还带着点热乎气,怕烫着。

“掺了渔获剩下的鱼骨粉,去腥的时候用了三道工序,先泡石灰水,再煮,最后还晒了两天,没尝出腥味吧?当时还怕掺了鱼骨会脆,试了三回才敢用,没想到更韧了。”

王师傅咂咂嘴,又摸了摸甲片,指腹蹭过甲边的倒角——磨得很光滑。

“还真没!就觉得比纯钢韧,前儿试给小孙子看,他说这纹跟剖鱼机的刀片能对上——上章阿水用的那机子,可不就这纹路?小孙子还说要拿甲片印个模子玩,吵了好几天。”

桑小娥举着炉温册跑过来,册页沾着炭灰,边角都被火烤得发卷,跑的时候册页还“哗啦”响。

“陛下您瞧,炉温到千度,甲片纹路就归整,差一度都不行,多一度就裂。老匠人都说,跟《考工记》里‘函人为甲’篇拓片能对上,连敲着的响都合得上,‘当当’的,跟钟似的,不闷。”

“响?”

王师傅侧耳听炼甲炉的“嗡嗡”声,还抬手挡了挡风——风沙吹得耳朵有点痒。

“还真跟俺修剖鱼机时的动静像!那机子剖鱼快,这炉子炼甲也快,一炉能出十片,顶旧法一天的量。旧法炼甲,烧半天才能出一片,还总裂,补都补不过来,俺年轻时补甲补到半夜。”

鲁直从军械坊探出头,手里举着连发锦弩,弩臂闪着冷光,还带着点机油味,是刚上的。

“骆越刚试了,说比他们部落的神臂弓远多了!刚才试射,箭都钉进石墙里了,两个人才拔出来,费劲得很。”

越人骆越正拉弩弦,胳膊上青筋跳得明显,脸都憋红了,弓弦还“咯吱”响了声。

“可不是!俺们神臂弓得歇口气上第二箭,力气小的还拉不动,俺阿弟就拉不动,总让俺帮他。这锦弩有弹仓,一扣扳机就连发——刚射穿五张牛皮,比上回打鱼的鱼叉劲大!”

他突然挠头,指尖蹭到弩臂的纹路,蹭掉点细沙。

“说起来,这弩臂纹跟俺们编的鱼网纲绳一个样,握着手不滑,下雨也不沾手,比木弩强多了,木弩沾了雨就滑,握不住。”

王小石头蹲在靶子旁数箭孔,手指戳着孔眼,戳得靶子上的稻草都掉了两根,突然拍手,声音脆生生的,辫子都晃起来了。

“三息射七箭!旧弩顶多两箭,李勇校尉准抢着试!上回他还跟俺说旧弩太慢,跟不上骑兵的速度,追敌人都追不上。”

“谁说俺不来?”

老校尉李勇背着盾牌进来,盾“哐当”靠在铁砧上,震得碎钢屑乱跳,他还拍了拍盾面,尘土簌簌掉,露出盾上的划痕——上回跟匈奴打仗留下的。

“王虎将军刚射这盾,只留个浅坑,用布一擦就没了!比铁盾轻一半,扛着行军,膀子都不酸。上回帮渔场抬过炭纤维鱼栅,就这轻巧劲,当时还觉得这料软,不顶用呢,没承想能挡箭。”

王虎攥着弓跟在后头,弓弦还颤着,指尖沾了点松香——刚上的,怕弦滑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