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0章(2/2)
脸上笑出一脸褶子,牙齿倒白,跟黑皮肤对比得明显:“鲁大哥没哄人!咱放了半辈子风筝,线硬了转不动,软了又打结,总出岔子。”
他想起之前的糟心事,还皱了皱眉:“有次还因为线打结,风筝掉海里了,捞都没捞上来,心疼了好几天。”
“太后之前提过杠杆的法子,改出来的这锦联,我小指头勾着,都能让滑翔机打旋儿。”
阿风又转了转操控杆,杆上的纹路贴合着手心:“比咱那老风筝线灵十倍,还不打结,往后放滑翔机,再也不用跟线较劲了。”
桑小娥走过去,捏了捏操控杆,杆上的纹路是照着织锦经纬纹凿的。
既防滑又顺手,握久了也不硌手,她点点头:“光灵还不够,得准。秀儿在侦察站试新做的锦钢风筝,听说能从半空往下瞅?瞅得清不清?要是瞅不清,还是没用,跟没放一样。”
“陛下您瞧这个!”
秀儿抱着个木匣子跑进来,跑得太急,匣子都晃了晃,差点把里面的锦纸掉出来。
“哗啦”一声掀开盖子,里面卷着张锦纸,纸上画着城南的屋舍街巷,连屋顶的瓦、墙角的草都画得清清楚楚,连谁家院墙上有个豁口都标了。
“这是今早飞了一圈记下来的!”
秀儿指着锦纸,眼里满是骄傲:“王小石头说,海疆上要是放这个,十里外的船帆,连帆角破了个洞都能画得清清楚楚,比派人蹲在城楼上盯一天省力多了。城楼还怕下雨淋着,这风筝在天上,下雨也能飞,淋不透。”
王小石头在旁边使劲点头,手里还捏着块炭笔。
笔尖上沾着墨,都蹭到手指上了,还在纸上画了个小风筝,歪歪扭扭的:“秀儿姐调的那‘航拍锦眼’,比我爹当年在边关用的望眼镜清楚!昨儿我试着画假想敌营,连帐篷上补的补丁都能描出来——我爹说他当年用望眼镜,连帐篷门都瞅不清,还总被校尉说眼神差,回来总跟我娘念叨。”
“别光顾着瞅,咱还得能飞着去!”
王虎大步闯进来,肩上扛着个半人高的扑翼装置。
锦钢翼面泛着冷光,还带着点机油味,往地上一放,震得地面都颤了颤,灰尘都扬了起来。
“李锐,来试试这个!你是老飞兵,最懂这个,看看比你之前扎的‘人工鸟’强多少!”
李锐撸起袖子,露出结实的胳膊,胳膊上还有道旧疤——是之前飞“人工鸟”摔的,缝了好几针。
接过装置往胳膊上一绑,带子勒得紧了点,还调整了两下,怕松了掉下来。
轻轻一扑,翼面“呼扇”带起风来,吹得旁边的纸页都晃了。
他眼睛一亮,语气里满是惊喜,声音都有点抖:“王将军,这玩意儿比咱以前扎的‘人工鸟’强多了!以前扑十下就得喘,胳膊都酸,跟扛了袋粮似的。这个……我试试能不能飞过院外那棵老槐树,之前‘人工鸟’最多飞到树腰,还往下掉。”
“这是按飞鸟骨头的样子做的‘扑翼锦动’装置,轻得很,还省劲。”
王虎拍了拍翼面,锦钢发出沉闷的响,手都震了震:“您瞧这关节,跟麻雀翅膀一个道理,能借着风自己使劲儿,不用全靠胳膊的劲。”
他又想起之前的急事,补充道:“以后巡海疆,飞兵带着这个,比骑马快多了,遇上急事,眨眼就能到,不用等船。之前有次急事,等船来都耽误了,眼睁睁看着敌船跑了,憋屈得很。”
赵师傅摸着飞翼的纹路,忽然叹了口气。
烟袋锅都从嘴里拿了出来,烟袋锅里的火星子忽明忽暗,快灭了。
眼神里满是感慨,声音都有点哑:“我小时候听我爷爷说,奇肱国的人能造飞车,日行千里,原以为是说书人瞎掰,骗小孩的,今儿见着这些,才信老祖宗真没骗咱——原来真能造出来能飞的物件,比咱那木鸢强太多了,咱那木鸢跟这比,就是个小玩意儿。”
鲁直笑着接过王虎递来的锦钢飞图,往空航功绩墙上一嵌。
动作轻得怕碰坏了,图上的翼面还带着点墨香,刚刻好没多久。
“赵师傅您别感慨了,这都是大伙一起琢磨出来的,往后还能造更好的。您看,这图嵌进去多合适,跟墙上的纹路严丝合缝,跟长在上面似的。”
“亮了!亮了!”
桑小娥指着墙,拍手笑起来,声音都脆了,像刚摘的脆枣:“跟咱钢舰下水那天的光一样!这是认了咱的手艺,高兴呢!以后这墙就能当功绩墙,记着咱造的这些好东西,让后来人也瞧瞧。”
坊外忽然飘进整齐的歌声,是飞兵们在唱。
调子粗粝却有力,裹着风飘进来,还带着点军营的豪气,震得窗纸都有点颤:“锦翼展,向云天,钢骨硬,护海疆……”
刘妧听着歌,转头对黄月英笑,眼里满是暖意,像映着烛火。
“你听这调子,倒像是给海疆那三个字的回信,海疆安,天空也安,往后咱大汉的天和海,都有人护着了,再也不用怕谁来欺负。”
黄月英也笑,指尖划过刚刻好的空航锦图。
封面上“钢翼千仞”四个字绣得龙飞凤舞,针脚里还嵌着炭纤维,摸着手感糙糙的:“俺让尚方署刻了万幅,发往各空营去——以后,咱的飞兵抬头看见这字,就知道肩上扛着啥,得护好咱大汉的天,不能让敌人从天上钻进来,不能让他们伤着咱的人。”
“黄师傅说得是!”
李锐刚从槐树上落下来,额上渗着汗,顺着脸颊往下淌,滴在衣襟上。
嗓门却亮得很,还拍了拍扑翼装置,翼面的风还没散:“有这钢翼,海疆上的风吹草动,咱都能先瞧见!谁也别想偷偷摸进来,咱飞兵得把天守好,跟水兵们一起护着海疆,护着咱大汉的家!”
卫子夫捧着本册子走进来,脸上带着笑。
册子上还沾着点墨,是刚才记功绩时蹭的,纸页都有点发皱:“陛下,刚记的功绩册,今儿锦钢滑翔机首飞,滞空三个时辰,李锐说——”
她清了清嗓子,故意学老飞兵那粗嗓门,学得有模有样,连语气里的豪气都学来了:“‘锦空凌云,钢翼千仞,咱大汉的天,以后由咱自己守着!谁也别想占!’”
刘妧接过册子,翻了两页,指尖划过“滑翔机首飞成功”几个字。
忽然拿起印泥,在“海疆安”那三个字旁边按了个红印,印泥鲜红,衬得字迹更踏实了,纸页都透着股庄重。
她抬眼看向满屋子的人,声音清亮,带着股坚定,像铸了钢:“说得好。这天,这海,都得由咱自己守着,谁也别想抢,谁也别想占!咱大汉的疆土,就得靠咱自己的手艺、自己的兵来护,靠咱自己的心血来守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