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9集:军中试诊,初显成效(1/2)
青囊破阵
第一章烽烟入署
邯郸城的雨,总带着股挥之不去的铁锈味。临时医署的木门刚被推开,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便裹挟着泥浆溅了进来,惊得药架上的陶碗簌簌作响。素问正低头整理新采的续骨草,抬头便见两名骠骑营的士兵浑身浴血,抬着一副担架踉跄而入,粗布担架布已被暗红的血浸透大半,连边缘的麻绳都黏着凝结的血块。
“快!快救我们千夫长!”领头的士兵声音嘶哑,铠甲上的箭孔还在滴着水,“箭矢穿了肺叶,再晚就来不及了!”
担架刚落地,随军医官周显便提着药箱冲了过来。他是军中老医官,惯常处理刀伤箭伤,可当他掀开千夫长胸前染血的铠甲时,脸色瞬间惨白如纸——那支铁箭斜斜穿透左胸,箭簇卡在肋骨间,伤口周围的皮肉已泛出青黑,每一次呼吸,都有带血的泡沫从伤口溢出,千夫长的胸膛起伏越来越微弱,双眼半阖,嘴唇乌紫得像蒙了层霜。
周显的手控制不住地颤抖,他从药箱里翻出手术刀,刀刃在烛火下泛着冷光:“必须开膛取箭!再拖延,肺腑溃烂就没救了!”
“不可!”素问上前一步,一把按住他的手腕。她指尖刚触到千夫长的脉搏,便皱紧了眉——脉象虚浮如丝,气若游丝,此时开膛无疑是雪上加霜。“他肺气虚脱,开膛会耗竭元气,先平喘固本,再议取箭。”
周显猛地抬头,眼中满是焦躁:“姑娘懂什么!肺叶穿了,不尽快取箭,气绝是迟早的事!”他在军中行医十余年,见过无数因箭伤殒命的士兵,这般穿透肺叶的伤势,向来只有开膛一条路,哪怕十有九死,也总得试试。
“周医官,”老医官李伯拄着拐杖上前,他刚从药柜后取出麻黄和人参,“素问姑娘的医术,你我都见识过,且信她一回。”
周显还想争辩,却见素问已俯身跪在担架旁,手指快速点向千夫长的膻中、肺俞二穴,暂时稳住气息。她转头对学徒王二柱道:“取麻黄三钱、桂枝二钱、杏仁十二枚,加生姜三片、大枣两枚,快煎麻黄汤!再取人参一钱,切片后用温水炖服,一刻都不能耽误!”
王二柱应声跑去,周显站在一旁,看着素问动作利落,心中虽有疑虑,却也不敢再贸然上前。烛火摇曳中,素问解开千夫长的衣襟,仔细查看伤口——箭簇深入,若强行拔出,恐会撕裂肺叶,必须先引流积血,降低肺部压力。
她目光扫过墙角,看到一堆用来输送汤药的竹管,心中一动。“二柱,再取两根粗竹管,一头削尖,另一头钻三个小孔,还要一块干净的棉布和煮沸的烈酒!”
不多时,竹管和烈酒送到。素问先用烈酒擦拭竹管,再将棉布浸湿烈酒,敷在伤口周围。她握着削尖的竹管,凝神片刻,对准伤口旁侧一寸处轻轻刺入——动作极轻,生怕碰及肺腑。待竹管刺入半寸,她将另一头的棉布蒙住小孔,轻轻一吸,一股带着泡沫的黑血便顺着竹管流了出来。
“这是……”周显看得目瞪口呆,他从未见过这般处理箭伤的法子。
素问一边调整竹管角度,一边解释:“肺中积血不除,呼吸难通,用竹管引流,能让积血顺利排出。”话音刚落,她脑海中的系统光屏突然亮起,一行淡蓝色的文字浮现:“负压引流可防止外部细菌侵入,降低伤口感染概率,建议持续引流两时辰。”
她心中一喜,随即对王二柱道:“找块干净的布条,将竹管固定好,注意保持棉布湿润,两时辰后再更换竹管。”
此时,麻黄汤和人参汤已煎好。素问扶起千夫长,小心翼翼地将人参汤喂入他口中,再少量多次喂服麻黄汤。半个时辰后,千夫长原本急促的呼吸渐渐平稳,嘴唇的乌紫色也淡了些,虽然依旧昏迷,却已脱离了濒死的状态。
周显站在一旁,看着这变化,脸上的焦躁渐渐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几分敬佩。他走上前,对着素问拱手道:“姑娘医术高超,周某先前多有冒犯,还望海涵。”
素问摇摇头,目光落在千夫长的伤口上:“千夫长伤势过重,后续还需悉心照料,每三个时辰换一次药,麻黄汤每日一剂,人参汤早晚各一次,切不可断。”
李伯在一旁补充道:“我已让人将西厢房收拾出来,让千夫长在那里静养,避开风邪。”
接下来的几日,素问每日都亲自为千夫长换药、诊脉,调整药方。第二日,千夫长悠悠转醒,虽不能说话,却能微微点头;第三日,他已能勉强开口,声音微弱却清晰;第五日,伤口的青黑褪去,开始长出新肉;到了第七日清晨,当素问走进西厢房时,竟看到千夫长正扶着墙,慢慢走动。
“千夫长,你怎可起身走动?”素问连忙上前,扶住他的胳膊。
千夫长转过身,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笑容,他对着素问深深一揖:“姑娘救命之恩,末将没齿难忘!若不是姑娘,末将早已是地府的冤魂了!”他声音虽还有些虚弱,却已中气十足,不复往日的颓态。
正在这时,医署外传来一阵马蹄声,随后便是整齐的脚步声。素问出门一看,只见骠骑营的守将赵烈带着十几名士兵,抬着一个精致的木匣走了进来。赵烈身材魁梧,铠甲上还带着征战的风尘,他看到站在门口的千夫长,眼中满是惊喜。
“程千夫长,你竟真的好了!”赵烈快步上前,拍了拍千夫长的肩膀,随即转向素问,郑重地拱手行礼,“姑娘医术,堪称活死人肉白骨!赵某代表骠骑营全体将士,谢过姑娘!”
说罢,他示意士兵打开木匣,里面放着一只青铜酒爵,爵身雕刻着精美的饕餮纹,一看便知价值不菲。“这是赵某的一点心意,还望姑娘收下。”
素问看着那只青铜酒爵,摇了摇头:“守将客气了,医者仁心,救死扶伤本是分内之事,这酒爵我不能收。”
赵烈眉头一皱,语气诚恳:“姑娘若是不收,便是嫌赵某的心意轻薄。程千夫长是我营中猛将,若不是姑娘,我骠骑营便少了一员得力干将。这酒爵虽不值什么钱,却是赵某的一片心意,还望姑娘务必收下。”
一旁的李伯也劝道:“素问姑娘,守将一片诚心,你便收下吧。”
素问见推辞不过,只好接过青铜酒爵。酒爵入手沉甸甸的,带着青铜特有的凉意,她心中不禁感慨——在这乱世之中,医者的一点微末之术,竟能换来这般敬重,想来所有的辛苦,都是值得的。
千夫长在一旁道:“姑娘,我已禀明守将,待我痊愈归营,定要让全营将士都知晓姑娘的医术,日后若有将士受伤,还望姑娘多多相助。”
素问点头笑道:“只要医署能及,定不推辞。”
当日午后,赵烈在医署外的空地上设宴,邀请了医署的所有医官和学徒。席间,赵烈频频向素问敬酒,言语间满是敬佩。周显更是主动向素问请教医术,先前的隔阂早已烟消云散。
夕阳西下,宴席散去,素问站在医署门口,看着骠骑营的士兵们渐渐远去,手中的青铜酒爵在余晖下泛着温暖的光。她低头看了看酒爵,又抬头望向远处的太行山,心中暗暗道:只要还有人需要救治,她便会一直在这里,用手中的医术,守护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和将士。
此时,系统光屏再次亮起,一行文字缓缓浮现:“成功救治骠骑营千夫长,获得‘军中良医’称号,解锁‘战创伤急救手册’,可用于培训医官,提升战伤救治能力。”
素问心中一喜,看来她在赵地的行医之路,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她转身走进医署,开始整理今日的医案,准备将救治千夫长的经验记录下来,日后也好传授给其他医官和学徒。烛光下,她的身影专注而坚定,仿佛要将这医者的仁心,融入每一笔记录之中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