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9集:军中试诊,初显成效(2/2)
第二章流言与信赖
千夫长痊愈的消息,像长了翅膀一样,不出三日便传遍了邯郸城。有人说,医署里来了位女神医,能让死人复活;也有人说,那位姑娘会妖术,用邪法治好的千夫长,迟早会反噬;还有些好事者,跑到医署门口探头探脑,想亲眼见见这位“活死人肉白骨”的医者。
这日清晨,素问刚打开医署的门,便看到门口围了一群百姓,七嘴八舌地议论着。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老妇人,手里牵着一个瘦得只剩骨头的孩子,看到素问出来,立刻跪了下来:“姑娘,求您救救我的孙儿!他得了肺痨,找了好多医官都治不好,您就行行好,救救他吧!”
老妇人一跪,其他百姓也纷纷跟着跪下,有的求治家人的腿伤,有的求治妻子的咳疾,一时间,医署门口哭声一片。素问连忙上前,将老妇人扶起来:“大娘,您快起来,有话慢慢说。我会尽力为大家诊治,但医署人手有限,还请大家排好队,一个一个来。”
李伯和王二柱也连忙出来,帮着维持秩序,将百姓们一一请进医署,分坐在院子里的长椅上。素问坐在诊桌后,开始为百姓们诊脉。第一个便是老妇人的孙儿,那孩子约莫五六岁,面色苍白,呼吸急促,一说话便咳嗽不止,咳出的痰中还带着血丝。
素问摸了摸孩子的脉象,又看了看他的舌苔,眉头微蹙:“这孩子肺阴亏虚,气不摄血,需用百合固金汤加减,慢慢调理。我先开三剂药,每日一剂,煎服后看看效果,三日后再来复诊。”
她一边写药方,一边叮嘱老妇人:“平日里多给孩子吃些润肺的食物,比如梨、银耳,不要让他受凉,也不要去人多的地方,免得加重病情。”
老妇人接过药方,连连道谢,眼眶通红:“姑娘,您真是好人!先前我听人说您会妖术,我还不信,今日见您这般心善,那些人都是瞎胡说!”
素问笑了笑:“大娘不必在意旁人的闲话,我只是做了医者该做的事。”
可流言并未就此平息。三日后,当老妇人带着孙儿来复诊时,孩子的咳嗽明显减轻,脸色也红润了些。正当素问为孩子调整药方时,医署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喧哗,只见几个穿着绸缎衣裳的人,簇拥着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。那男子面色阴沉,进门便指着素问喝道:“你就是那个用邪法治病的女子?”
素问抬头望去,认出那男子是邯郸城里的富绅刘员外。刘员外家中有钱有势,平日里横行霸道,不少百姓都怕他。她放下手中的笔,平静地问道:“刘员外此言何意?我治病救人,用的是医术,何来邪法之说?”
“医术?”刘员外冷笑一声,指了指院子里正在复诊的百姓,“我听说你用几根破竹管,就治好了骠骑营的千夫长?还说什么负压引流,我看就是妖术!我家公子得了风寒,你若能用你的‘医术’治好他,我便信你;若是治不好,我便拆了你这破医署!”
说罢,他身后的家丁便抬着一个担架进来,担架上躺着一个少年,面色潮红,呼吸急促,显然是发着高烧。
素问走到担架旁,为少年诊脉。脉象浮数,舌苔薄白,确实是风寒感冒。她转身对王二柱道:“取荆芥、防风、紫苏叶各三钱,煎成荆防败毒散,给公子服下。再用温水浸湿棉布,敷在公子的额头,每隔半个时辰换一次。”
刘员外抱臂站在一旁,冷笑道:“我倒要看看,你这破药能不能治好我家公子。若是半个时辰后烧还不退,你就等着瞧!”
半个时辰很快过去,少年的体温渐渐降了下来,呼吸也平稳了些。刘员外见状,脸色有些难看,却依旧嘴硬:“不过是退烧了,说不定待会儿又烧起来了!”
又过了一个时辰,少年悠悠转醒,看到刘员外,虚弱地开口:“爹,我好多了,不难受了。”
刘员外愣住了,他没想到这看似简单的药方,竟真的有效。他看着素问,脸上的阴沉渐渐褪去,露出几分尴尬。“姑娘……先前是刘某误会了,还望姑娘不要见怪。”
素问淡淡道:“刘员外不必多礼,只要公子无碍便好。日后若有家人患病,可随时来医署诊治,只是还望员外不要再轻信流言,以免误了病情。”
刘员外连连点头,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,递到素问面前:“姑娘,这是诊金,还请收下。”
素问却摇了摇头:“医署为百姓诊治,只收成本药费,不额外收诊金。员外若真心感谢,不如日后多为医署宣传,让更多百姓知晓医术的重要性,不要再轻信流言蜚语。”
刘员外闻言,心中更是敬佩,他对着素问深深一揖:“姑娘高义,刘某佩服!日后若医署有需要,刘某定当尽力相助!”
此事过后,关于素问的流言渐渐平息,越来越多的百姓相信她的医术,医署的病人也越来越多。李伯看着日渐繁忙的医署,心中十分欣慰,他对素问道:“姑娘,如今医署名声渐起,咱们人手不够,是不是该再招些学徒?”
素问点头:“我也是这么想的。明日便贴出告示,招收品行端正、愿意学医的年轻人,由我和周医官、李伯您一同教导,争取早日培养出更多能治病救人的医官。”
周显在一旁接口道:“姑娘放心,我定会将自己所知的医术,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徒们。先前姑娘救千夫长的法子,我已记在医案里,日后也会教给他们,让他们学会如何处理战创伤。”
素问心中一暖,她知道,有李伯和周显的帮助,医署一定会越来越好。她抬头望向窗外,阳光透过树叶,洒在院子里,温暖而明亮。她仿佛看到,在不久的将来,越来越多的医者从这里走出,用手中的医术,守护着赵地的百姓,让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,重新焕发生机。
第三章战伤集训
骠骑营的消息,比预期中来得更快。十日之后,赵烈亲自来到医署,找到素问,面色凝重地开口:“姑娘,边境战事又起,匈奴频频来犯,我营中将士伤亡渐多。先前程千夫长痊愈归营后,向我举荐姑娘的医术,我想请姑娘为营中医官和士兵们进行战伤集训,传授救治战创伤的方法,不知姑娘是否愿意?”
素问心中一凛,她知道战伤救治的重要性,每多一个会救治战创伤的人,就能多挽救一条生命。她毫不犹豫地答应:“守将放心,我愿意为骠骑营进行集训。不知集训何时开始?需要准备些什么?”
赵烈大喜,连忙道:“若是姑娘方便,三日后便可在骠骑营的校场进行集训,我已让营中准备好场地和所需的药材、器械。至于内容,还请姑娘根据实际情况安排,重点是如何处理箭伤、刀伤、骨折等常见战伤,以及如何防止伤口感染。”
素问点头:“我明白了。这三日我会整理好战创伤救治的资料,包括药方、包扎方法、引流技巧等,确保集训内容实用、易懂。”
接下来的三日,素问几乎没有合眼。她整理了救治千夫长的详细医案,将负压引流的方法画成图纸,标注出关键步骤;又根据系统解锁的“战创伤急救手册”,筛选出适合军中使用的药方,如治疗箭伤的止血散、治疗刀伤的生肌膏、治疗骨折的续骨汤等;还准备了大量的棉布、竹管、烈酒等器械,用于实操教学。
周显和李伯也主动帮忙,周显负责整理自己多年来处理战伤的经验,李伯则指导学徒们准备药材,确保集训时药材充足。王二柱更是忙前忙后,帮着抄写药方、装订资料,虽然累得满头大汗,却依旧干劲十足。
三日后,素问带着周显和两名优秀的学徒,来到骠骑营的校场。校场上早已聚集了百名营中医官和士兵,他们整齐地列队站着,目光中满是期待。赵烈站在队伍前方,看到素问到来,立刻迎了上去:“姑娘来了,辛苦你了。”
素问微微颔首,走到队伍前方,举起手中的资料:“各位将士,今日召集大家,是为了传授战创伤救治的方法。在战场上,每一秒都关乎生命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