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武侠修真 > 半岛:我是大明星 > 第198章 日常

第198章 日常(2/2)

目录

张若云夹了片黄喉放进嘴里,忽然想起白天的拍摄,忍不住笑出声:“沈复,你白天拍抱着算盘跑的戏,还记得不?你刚跑两步,那古装裙摆就勾了桌腿,差点绊倒的时候,你下意识地把算盘抱在怀里,那表情——又急又怕,还不忘护着算盘,我当时就忍不住笑场了。”

沈复的脸一下子红了,挠了挠头:“都怪那古装裙摆太长了!我在韩国出道时,大多穿打歌服,要么是裤子,第一次穿这么长的古装裙,走路总忘了提裙摆。

当时就想着‘千万别把算盘摔了’,那可是范思辙的宝贝,要是摔了还得重新拍,耽误大家时间。”

“其实没关系。”

吴刚老师放下筷子,笑着说,“拍戏的时候难免会有小意外,有时候这些意外反而能让戏更真实。

我上次拍《人民的名义》,有一场戏是在办公室里跟人谈话,桌上放着个青花瓷茶杯,我抬手的时候没注意,不小心把茶杯碰倒了——茶水洒了一桌子,还溅到了戏服上。

导演没喊卡,我当时就想,李达康是个急性子,遇到这种事肯定不会慌,于是就顺势拿起茶杯,擦了擦桌子,说‘这茶太烫,心急喝不得’,既圆了剧情,又符合角色的性格。

后来看回放,导演说这段比原剧本还自然,最后就保留下来了。”

“真的吗?”沈复眼睛瞪得圆圆的,听得格外认真,“那要是下次我再出小意外,是不是也可以试着顺着剧情走?我在韩国拍综艺的时候,也有过即兴发挥的情况,但古装剧还是第一次,总怕出错。”

“当然可以。”吴刚老师点点头,语气很温和,“不管是综艺还是电视剧,核心都是‘贴合角色’。你吃透了范思辙,知道他遇到意外会怎么做,自然就能随机应变。而且你在韩国锻炼的即兴能力,放在拍戏里也能用,不用怕。”

李吣也想起了自己的趣事,捧着茶杯笑:“我上次拍林婉儿和范闲第一次见面的戏,就在庆庙偏殿,本来该是浪漫场景——我穿白裙子坐在窗边,张若云进来,我得抬头对他笑。结果那天我有点感冒,他刚推门,我就忍不住打了个超响的‘阿嚏’!”

她说到这儿,张若云也笑了:“我当时都懵了,就看见她脸红得像苹果,赶紧憋住笑,接了句‘看来婉儿姑娘是觉得我来得太突然,连打招呼都急了’。

剧组的人全笑了,导演还说‘这段有灵气,保留看看’。

可惜最后剧情节奏太紧,还是删了,不然观众能看到个‘打喷嚏的林婉儿’。”

“太可惜了!”沈复叹了口气,“我觉得那段肯定很有趣,比原剧情更可爱。”

正聊得热闹,沈复忽然拍了下脑袋,像是想起了什么:“对了!我这里有粉丝送的辣条,大家要不要尝尝?”

他说着就把放在脚边的背包拉过来,从侧袋里掏出几包辣条——包装是鲜艳的红色,印着“大刀肉”三个字,还有卡通辣椒图案,“是粉丝送的,说这是小时候的味道,让我在片场饿了吃。”

“辣条?”张若云立刻凑过来,好奇地拿起一包,“我听说这是你们年轻人的最爱,我还没吃过呢。”

田宇也笑着接了一包:“这东西我儿子也爱吃,说比韩国的辣年糕还够味,我今天也尝尝。”

沈复拆开一包,先递了一块给张若云,又给其他人分了:“我尝过一块,又香又辣,挺开胃的——比韩国的辣片多了点甜,更合我口味。”

张若云咬了一口,眼睛立刻亮了——辣条的油香和辣香在嘴里散开,带着点回甘,嚼起来很有韧劲,一点都不腻。他点点头:“嗯,味道不错!比我想象的好吃,就是有点辣,得配口茶。”

李吣吃了一块,辣得轻轻吸了口气,赶紧喝了口温水:“确实好吃,就是我不太能吃辣,这辣劲儿来得挺足的——沈复,你湖北人吃这个是不是觉得刚好?”

沈复笑着点头:“对我来说刚好,有点像老家的麻辣豆干,特别亲切。”

田宇嚼着辣条,看了眼沈复:“你粉丝真贴心,知道你在韩国待久了,给你带家乡味的零食,还想着我们这些前辈。下次剧组办见面会,我们也得给你粉丝准备点礼物,不能让她们白支持你。”

“真的吗?”沈复惊喜地抬起头,眼睛亮晶晶的——他在韩国出道时,也常和粉丝互动,但回国后粉丝的热情还是让他心里暖暖的,要是能回馈她们,再好不过了。

“当然是真的。”张若云放下辣条,认真地说,“我们可以准备签名照,每个人都签上名字,再写句祝福。对了,还可以做范思辙的小算盘模型——就跟你戏里用的那个一样,缩小版的,上面刻个‘范思辙’的小印章,肯定很受欢迎。”

“这个好!”李吣附和道,“再缝个小锦囊装着,锦囊上绣点《庆余年》的小图案,比如海棠花、鸡腿,粉丝肯定喜欢。”

沈复赶紧掏出手机,把“签名照”“小算盘模型”“锦囊”都记在备忘录里,生怕漏了一个:“我替粉丝们谢谢你们!她们要是知道前辈们也想着她们,肯定会特别开心的。”

吃到快十点,大家才起身准备离开。

推开门的时候,一阵冷风裹着雪花飘了进来——不知什么时候,外面已经下起了雪。

小小的雪花慢悠悠地落下来,落在地上、屋檐上,没一会儿就积了一层薄薄的白,像是给整个横店裹了层轻纱。

张若云看了眼沈复,发现他只穿了件薄外套,脖子上空空的,立刻把自己的围巾摘了下来——那是条深灰色的羊毛围巾,还带着他的体温。

“你穿的少,戴着吧,别冻着了。”他说着就把围巾往沈复脖子上绕,仔细地调整了松紧,确保能护住耳朵,“你刚从韩国回来,可能还没适应横店的冬天,别感冒了。”

“不用,张老师,我不冷。”沈复连忙推辞,想把围巾摘下来。

“拿着吧。”张若云按住他的手,语气很温和,“我们都是朋友,不用这么客气。你要是冻感冒了,明天拍戏就该受影响了。”

李吣也从包里掏出个暖手宝,塞到沈复手里——那是个粉色的兔子形状的暖手宝,还带着余温:“这个你拿着,晚上回酒店的路有点远,揣在兜里暖和。你在韩国冬天都有暖气,横店晚上冷,别冻着。”

沈复握着暖手宝,脖子上裹着带着体温的围巾,看着眼前的几位前辈,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,暖暖的。雪花落在他脸上,凉凉的,却一点都不觉得冷——比他在韩国雪天赶行程时,多了份踏实的暖意。

几个人并肩走在回酒店的路上,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。

沈复抬头看了看天空,雪花在橘黄色的灯光下闪闪发光,像无数颗细碎的小星星,慢悠悠地落下来。

他想起刚从韩国回国内拍戏的时候,还带着点忐忑——怕自己适应不了古装剧的节奏,怕和前辈们相处不来,怕观众不认可他演的范思辙。

可现在,他看着身边说说笑笑的几个人,看着手里的围巾和暖手宝,忽然觉得心里特别踏实——这就是他熟悉的中国,熟悉的人情味。

他掏出手机,打开相册,找出刚才在火锅店里拍的照片——桌子上摆满了菜,鸳鸯锅冒着热气,大家的笑脸映在水汽里,格外温馨。

他把照片发给NCT的成员们,又飞快地敲了段文字:“和《庆余年》的前辈们一起吃火锅,很开心,粉丝还送了辣条,真的很好吃!”

消息发出去没两分钟,回复就跳了进来。

李马克说:“哇!看起来好香啊!复啊,你一定要多吃点,别饿着了!记得给我们带辣条!”

李楷灿则不服气地回复:“切,不就是火锅吗?等你回来,我们去吃韩国最好吃的部队锅!”

沈复看着屏幕,忍不住笑出声,手指飞快地回复:“好,等我回去,我们一起吃部队锅,我给你们带中国的辣条和火锅底料!”

回到酒店房间,沈复把围巾叠好放在床头,暖手宝放在枕头边——他想着明天一定要记得归还。

桌子上放着粉丝送的相册,封面是手绘的范思辙:穿着宝蓝色锦袍,抱着算盘,笑得眼睛眯成了缝。

他翻开相册,里面夹着路透照、应援牌照片,还有手写的祝福:“复复加油,范思辙超可爱”“知道你爱吃辣,寄了辣条,照顾好自己”。

每看一页,心里的暖意就多一分。

他轻轻合上相册,拿起剧本,翻到明天要拍的戏份——范思辙和范闲庆祝生意成功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