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武侠修真 > 说好当闲散赘婿,你陆地神仙? > 第215章 不情之请

第215章 不情之请(1/2)

目录

第215章不情之请

“公冶白那个人年轻的时候倒还好一些,顶多仗著那双拳欺负欺负人。”

“现在他年龄大了,武道修为高了,却变得为老不尊起来。”

“什么事情都想掺和一手,搅得整个江湖鸡飞狗跳。”

山婆婆似是想起一些陈年旧事,语气越来越重,声音跟著上扬:

“依著老身看,他那风雨楼的名字取得一点儿都没错,专为在江湖上搅风搅雨—”

听著山婆婆碟碟不休的数落白大仙,萧惊鸿脸上难得露出一抹微笑。

那位白大仙在江湖上的確是个异类。

明明修为极高,为人也算正派,但是他的行事每每透著邪性。

也不知道他是天生扫把星,还是真的能仅凭一张嘴断人生死。

总之,被他算过一卦的人下场都不算太好。

事实上,不止山婆婆一人对百大仙心生忌惮。

连萧惊鸿的师父一一剑圣李无当,都曾在私下里骂骂咧咧。

当然是不会带著脏字那种。

“惊鸿,江湖上一些宿老古旧都会卖为师一个面子。

“但有一人,风雨楼的白大仙,你切记小心,遇到他能跑多远跑多远。”

“那老东西属狗皮膏药的,沾上准没好事。”

结合师父所说,萧惊鸿便能够理解山婆婆此刻数落白大仙的心情。

只是她听了片刻,心中也不免有几分疑惑一一山婆婆年轻的时候,好像真的和白大仙有过恩怨。

话里话外,让她有种“怒其不爭”的感觉。

这时,山婆婆注意到萧惊鸿的眼神,自知失言,顿了顿道:

“丫头,总之你以后儘量別跟白大仙牵扯上。”

萧惊鸿微笑道:“晚辈谨记您老叮嘱。”

山婆婆拢了拢身前的掛坠瓶子,晃动两下调整坐姿,继续道:

“白大仙出山,应是有什么东西吸引他前往,他那人-咳。具体何事,老身还需要看一看他在什么地方露面。”

“他被那些喜欢凑热闹的閒汉盯著,想隱藏行踪怕是困难。”

萧惊鸿点了点头,“方才那封信上提到过,有些前辈也已出山。”

听山婆婆絮絮叨叻那么久,她自是不会以为白大仙真的在风雨楼待不住。

就如她师父剑圣一样,那等前辈高人大都神龙见首不见尾。

所思所想,不能用常人眼光看待。

“丫头,他们追他们的人,咱们做咱们的事。”

叮瞩一句后,山婆婆转而问道:“前几日老身听阿大说,乌山互市进度受雨水影响,慢了一些

萧惊鸿嗯了一声,“晚辈来您这儿之前,已经吩附他们加快进度,爭取两个月內完工。”

山婆婆微微頜首,老脸带笑的说道:“你做事稳重,老身放心得紧。”

“不像山族都是些泥腿子,大字不识,只会横衝直撞。”

“往后若是阿大他们去了互市那边,有什么事儿还请你多担待。”

萧惊鸿应承下来,倒也没觉得自持身份托大。

山婆婆接著询问了些互市后续安排,多是有哪些人会往来行商,能买什么能卖什么。

实际上,按照萧家和山族的约定,那座互市只为便利生活在乌蒙山上的各族。

名为“互市”,实际上用“集市”更为准確。

毕竟不论萧家、定远军还是山族人,都是大魏朝子民。

之所以弄一个这样的互市出来,於萧家而言,是想赚些银子,填补定远军的钱粮。

於山族来说,算是让她们的生活更便利些,不用再像以前那样买个盐巴、细粮都要走数百里山路。

閒聊几句。

天色近晚,山婆婆便让萧惊鸿暂时住下。

“丫头,今日中秋,你既是不回府城,那便在这里跟老身做个伴。”

萧惊鸿想了想,没有推辞,“今晚打扰婆婆,明日一早晚辈再回互市。”

山婆婆笑呵呵的说:“无需见外。”

“这次乌山互市虽对你我有益,但老身知道你们萧家压力不小。”

“京都府那位不发话,蜀州这边都指挥使司也会有些微词。”

萧惊鸿语气平淡的说:“两位指挥使不露面,婆婆便无需担忧。”

“老身並非担心山族,只怕给你萧家的境况雪上加霜。”

“这次你救援及时,免了三镇劫难,难保下次类似的事情不会发生在乌山互市上。”

话音刚落,山婆婆苍老的脸上露出些冷肃笑容,道:

“若是日后你应付不过来,大可跟老身讲,老身倒要看看这蜀州地界上何人跳脱。”

萧惊鸿微笑著点头,拿起面具戴在脸上道:“晚辈记下了。”

隨后她躬身行礼,转身离开竹楼。

山婆婆看著萧惊鸿走远,不禁嘆了口气。

“苦了这丫头了。”

“若非萧逢春死得早,何苦让她一肩扛起偌大的萧家”

萧惊鸿隱约听到山婆婆的话,身形未停,依旧迈步向前。

从很小的时候,她就清楚自己一生註定是波澜起伏,无法像师父李无当那样閒云野鹤。

即便萧逢春未死,她身为萧家人,自是要为这个家尽一份力。

而今不过是她把那份力从原本的一成,提高到十成罢了。

想著这些。

萧惊鸿来到那间熟悉的竹楼里,目光落在天边,

昏黄的火烧云透过竹窗缝隙照在屋里,洒在她身上,隱约看到她略显单薄的倩影。

纤细,娇弱,却又如一柄长剑般挺拔。

萧惊鸿扫过云层,默默从怀里取出几封家书。

一指夹著一封,如同扇子般捻开,挡在脸前让落日余暉打在纸背上。

黑色的墨跡仿佛染上了一层金色,光辉熠熠。

“夫君,请原谅,惊鸿这次食言了。”

萧惊鸿本是答应了陈逸,中秋前返家。

而今变故横生,她不得已要守在外面。

“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”

“希望啊。”

蜀州府城。

申时刚过半,天光还算亮堂,街上就已是人满为患。

东西两市,沿街的铺面早早大开。

尤其那些酒肆、酒楼,往来之人络绎不绝。

除了客人外,堂中还都有临时搭建的台子。

唱戏的,唱曲的,跳舞的,应有尽有。

总归是要请一些名角、魁,最次也得是烟巷里的头牌艺人前来。

既为热闹暖场,也是不甘落於人后。

而在街上,一辆辆木板车停在石板路中央,背靠背的支起一个摊位。

大多数摊位上也都摆放几样需要送出去的礼物,用一张张写满小字的纸条对应。

美其名曰:“猜灯谜”。

男女老少行走其中,自是满面笑容,閒聊间挤进人群里。

最兴奋的要属那些孩童,早早地挑著灯笼出来,只等天黑下来时点亮。

大抵算是一片繁华景象。

不过蜀州城內,今日最繁华热闹的地方,依旧是在城北的康寧街。

无论往年今年,才子佳人聚集的地方,总会引来不少好事者。

看一看哪家酒肆请得魁多,曲唱得好,赏脸的恩客大方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