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3章 荀攸算计孙权兄妹,周瑜带兵回许都(1更)(2/2)
既不想失去地位又不想趟浑水的孙贵人,决定不与孙权细说,而是暗派亲信去陈留给周瑜送信。
周瑜在江东也是个风流人物,有才有艺又有军人的英气,这样的男人是极其容易俘获大族少女的青睐的。
孙贵人同样对周瑜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,若不是孙策与周瑜有了昆仲之义且又分别娶了大小乔,孙贵人都得自己倒贴上去。
即便如此,孙贵人依旧对周瑜心生向往,更是在心头盘算等将来当了太后就可召周瑜入宫谈点风月事。
就如孙权的女儿孙鲁班一样,疯狂的时候还会跟侄儿苟合。
荀彧、荀攸瞧不上孙权其实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在,认为孙氏家风太差,就是一群不懂规矩且凶暴多疑的暴发户。
曹操虽然也称不上出身尊贵,但在二人心头也非孙权能比。
由于孙贵人的隐瞒,孙权对宫中发生的事并不知情,而在陈留,得到孙贵人传讯的周瑜则是大惊失色。
孙贵人在信中不仅详述了荀攸等人欲反的事,还声称孙权对荀攸极为信任故而不敢直接告诉孙权,请周瑜念在孙策的旧日恩义上能发兵相救。
周瑜本就怀疑荀彧荀攸是假意投降孙权,兼之张纮、黄盖先后被调离,这让周瑜更怀疑二人动机。
如今孙贵人又来信求援,周瑜更不敢心存侥幸,当即就要返回许都。
闻听周瑜决定,吕蒙急劝:“今不见大将军相召,都督岂能擅自返回许都?”
周瑜不以为意,道:“我要回许都,何须大将军相召?”
在周瑜眼中,回许都跟回家没什么区别,然而在吕蒙眼中,周瑜这是没摆正位置,孙权和孙策,终究是不一样的。
见周瑜没意识到危险,吕蒙又问:“都督若要回许都,是否要带兵?”
周瑜不假思索:“自然要带兵。黄将军调走了许都精锐,若无可用部曲,又如何能镇压反叛?”
吕蒙更急:“都督,你若带兵回许都,荀彧荀攸叔侄定会反诬都督谋反,大将军本就宠信荀彧荀攸叔侄,若见都督带兵返回,或会猜忌都督。”
“猜忌我?”周瑜哈哈大笑:“子明,我乃伯符义弟,大将军私底下亦视我为兄,又岂会因为荀彧荀攸二人而对我心生猜忌?你多虑了!”
“可——”吕蒙还欲再劝,但被周瑜打断,敛容训斥:“旁人有这想法我不愿辩解,但你久随伯符与我,又岂能生出此等猜疑之心?若我等自相猜疑,岂不是反中了荀彧荀攸的离间之计?成大事者不拘小节,大将军乃是心胸豁达明辨是非之人,不可再妄言此事。”
见周瑜不肯听,吕蒙只能退而求其次,道:“都督若要带兵回许都,末将愿护卫左右。若有意外,末将亦可替都督周旋。”
周瑜本想让吕蒙留守陈留,又见吕蒙执意相随,只好道:“既如此,你速调五百精锐,速速随我返回许都。”
不过数日间,周瑜便引兵返回了许都。
周瑜的突然返回,让孙权颇感意外:“公瑾返回许都,莫非是刘备渡河南下了?”
“非也。”周瑜先是让孙权屏退左右,随后郑重请命:“荀攸勾结伏完欲害大将军,请命诛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