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陆逢时 > 第104章 故意挑衅

第104章 故意挑衅(1/2)

目录

站在一旁的王璞擦了擦汗,闻言立刻道:“我们这里的确不曾接到人员失踪的报案。”

从五品。

大人失踪了,按理说早就应该闹起来的。

如果没有,那只有一种情况。

此人不是居住在永宁县。

可他人死在这,无论如何自己是撇不开关系。

所以,他慌呀。

就怕自己的乌纱帽不保。

就在这时,蹲在地上的陈仵作忽然“咦”了一声。

他用竹镊小心翼翼地从尸体紧握的有些僵直的左手手指指缝中,拈出一点极其微末近乎黑色的颗粒物,置于白绢之上。

“裴佥判,您看此物。”

陈仵作将白绢呈上。

那是一些十分细小的黑褐色颗粒,质地坚硬,略带光泽,沾着些许污渍。

裴之砚凝目细看,又凑近轻嗅了一下。

有一股极淡的奇异腥气。

“此乃何物?”

他问道,目光看向陈仵作和在场的几位官员。

陈仵作有些尴尬:“回佥判,小的孤陋寡闻,未曾见过。”

王县令也伸头看了看,茫然摇头。

孙推官上前两步,瞥了眼,不在意道:“或是何地沉积的碎砾,被死者挣扎时无意中抓握在手?”

刘参军却微微摇头:“观其颗粒均匀,不似寻常何地杂砾。”

他说着接过白绢,仔细辨看,“这个色泽,倒让下官想起往年察觉旧档时,似有提及西北边州某些特有矿产。

不过年深日久,一时难以记清具体。”

他也是怕记错。

不过这也算是提供一个思路。

裴之砚心中一动,面上看不出什么,只是吩咐道:“仔细收好,带回府衙再行查验。”

他再次将目光投向尸体,尤其是那空荡荡的颈部和腰间的银鱼袋。

银鱼袋的系绳似乎有被用力拉扯过的痕迹,袋口边缘除了水渍,还蹭上了一点极其细微的暗红色的黏腻之物,与血迹的颜色质感皆有所不同。

“陈仵作,再仔细查验颈部伤口和银鱼袋口。”

裴之砚沉声吩咐。

陈仵作依言,再次细致检查。

片刻后,他抬头,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:“禀佥判,颈部断口是死后伤,但刃口古怪,不似平时长剑刀剑之利…

倒像是某种沉重且不甚锋利的异形兵器反复劈开所致。”

“至于这袋口之物…”

他凑近嗅了嗅,“有股极淡的腥气,像是某种迷香,中原很少见。”

孙推官吃惊:“是中迷药而死?”

且还不是中原之物?

“头颅不见,小人也无法确定,还需将尸首带回去细验。”

“王县令。”

裴之砚突然转向王璞,“你立刻绘影图形,排查西京及周边今日所未报备离京或无故未归的五品以上官员,尤以武官为重。

相差其平日交友往来,今日行踪轨迹。”

“另安排人手,将尸身带回县衙,让陈仵作再验!”

“是是是,下官立刻去办!”

王璞连声应道。

“孙推官,”

裴之砚看向孙敬,“有劳你协助王县令,并细查今日洛阳各处城门守卫记录,留意是否有形迹可疑之人出入记录。”

“下官明白。”

孙推官拱手领命,眼神闪烁。

“刘参军,”

裴之砚最后看向刘云明,“你既提及旧档,便请您回府衙后,调阅近五年…不,近十年所有与边州矿产、异域贡品或违禁之物相关的卷宗档案,看能否找出蛛丝马迹。”

刘云明目光微凝,深深看了裴之砚一眼,拱手道:“下官遵命,定当仔细查阅。”

裴之砚站在原地,目光再次扫过发现尸身的河滩。

泥泞的地面上足迹杂乱,多是差役所留。

河水缓缓流淌,将可能存在的痕迹冲刷殆尽。

他看着那具无头尸身被抬上尸舆,心中念头飞转。

不明碎砾、中原不常见的迷药,疑似武官的身份…每一点都透着非同寻常的气息。

凶手将头颅割下。

若不是为了泄愤,那便是想要隐藏死者的身份。

可又不把他身上代表武官的袍服扒掉。

诸如此类,都透着不寻常。

安排完毕,裴之砚翻身上马,对王县令道:“本官这就回府衙,将今日之事上报府尹大人,请他定夺。

诸位各司其职,依命行事即可。”

裴之砚最后看了眼浊浪翻滚的洛水,猛地一抖缰绳:“回城!”

承德骑马跟上。

抵达河南府衙时,日头已微微西斜。

他未做停歇,径直前往府尹李格非的公廨。

书房内,李格非正批阅着公文,听着通报,头也未抬,“回来了?永宁县情况如何?”

“回府尹大人,下官已勘察完毕。

洛水滩头那具无头男尸身着华贵官袍,腰系银鱼袋,疑是五品以上武官。在死者左手中发现不明黑色沙砾,颈部断口似被异形兵器反复劈砍所致。

银鱼袋口沾有少量的暗红色不明物,陈仵作出不辨认,是迷香,且不是中原常见之物。”

李格非执笔的手一顿,终于抬起眼。

“裴佥判以为,此事该当如何?”

裴之砚神色不变:“下官初来乍到,于西京人事尚未熟稔,不敢妄断。

不过死者身份特殊,死状蹊跷,已非永宁县能独立承办。”

“下官回府衙前,已责令王县令绘影图形,全力排查西京失踪官员,并详验尸身,出具正式公文上报府衙……

眼下诸事皆已经按章布下。”

“不过按照目前得到的线索,不太寻常。下官愚见,是否将此事先密奏朝廷?或请旨令有司协查?”

普通的一个无头案。

当然不必如此。

可死的是五品以上的武官,这性质一下子就变得非同寻常。

李格非静静听着,同时审视着这位年轻的佥判。

心思缜密,行事老练,懂得藏锋守拙,倒是比他预想得更沉得住气。

“嗯。”

良久,李格非才缓缓开口,“你处置得尚算妥当。此事的确蹊跷,容不得丝毫差错。”

他沉吟片刻,做出了决断,“奏报朝廷暂且不必,动静太大。不过确实需要增派人手。这样……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