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陆逢时 > 第113章 三郎,你出息了啊

第113章 三郎,你出息了啊(1/2)

目录

“所以你就勾结黄泉宗邪修,用‘青蚨砂’布阵,驱使燎原兽,制造了洛水河滩惨案?”

昏暗的牢房,可以看见裴之砚的后槽牙都咬起来。

“人为刀俎我为鱼肉。”

周巍苦笑:“最开始我和黄泉宗算是合作,可到最后,我的把柄在他们手上,不得不听命。”

将李仪杀了,他还有活命的机会。

被李仪顺藤摸瓜,摸到他头上,一切都完了。

周巍的供词,触目惊心。

裴之砚连夜整理出详细的案卷,连同所有证物,一并呈交给李府尹。

此案牵扯重大,李格非不敢怠慢。

第二日天一亮立刻升堂审讯。

闻讯而来的老百姓,听闻此事都挤到府衙门前听堂。

面对如山铁证,周巍精神崩溃,对其勾结黄泉宗邪修、窃取军械、杀害李仪将军及灭口孙敬钱主簿的罪行供认不讳。

李仪将军率部抗击西夏。

在老百姓心中是个英勇为民的好官。

被周巍害死,群情激愤。

可着劲吐口水。

就是吧,这口水怎么吐,也吐不到瘫在公堂上的周巍,维持秩序的衙役倒是挨了好几口。

案情审理好,李格非立刻加急将案情上奏朝廷,等待朝廷的旨意下达。

六月初八,朝廷的旨意下达。

判周巍凌迟处死,抄没家产,夷三族。其罪列榜公告天下,以儆效尤。

孙敬不管是畏罪自尽还是被同党灭口,都已经构成渎职和同谋罪,追夺孙敬一切官职勋爵恩荫,抄没其所得家产,其子孙后代,永不录用。

至于钱主簿,性质较孙敬轻一些。

革去官员身份,但不抄没家产,允许他家人以庶民的身份领回遗体安葬。

另有一道旨意,是对裴之砚的嘉奖:赏赐绯鱼袋,赏钱千贯,绢五百匹。

赐绯是极大的荣宠,通常六品以上官员才有的待遇,破例赐予裴之砚,是极大的荣宠。

至于差遣。

因其佥判河南府的差事本就权重,且刚上任不久,便没有挪动。

旨意同意李府尹之前上书提的建议,让刘参军任推官,至于参军人选,则由府衙另一名资历较老的马志书担任。

又过了两日,对李仪将军的追封下来。

追赠李仪为观察使,加封武郡公。

李仪将军案,历时一个来月,终于结案。

这一个案子,让裴之砚在洛阳城的官员中打响了名号,也算初步站稳脚跟。

府僚见他,态度也从前期的审视质疑,变成如今的敬佩与热络。

衙署的府尹书房里。

李格非看着心情不错。

杜先生一来,看见他正练字,龙飞凤舞的写着“一点浩然气,千里快哉风”。

“大人心情不错。”

“嗯。”

杜先生自个寻了个位置坐下:“一个月钱,大人不是还苦恼,不知上面将他安在这是何用意。”

李格非写完最后一笔,收了手。

在杜先生旁边坐下,端起旁边的茶杯慢慢饮啜。

“先前怕是二愣子,来这里是被人那些人搁在这里搅浑水的。这件案子,如此棘手,便是我亲自出马,也不一定办得比他漂亮。

洛阳城多一个这样的人才,是好事。”

杜先生也端起一杯茶来:“那现在你心里可有数,他是太后的人还是……”

“是谁的人不重要了。”

李格非心情极好的放下茶杯,“只要能让洛阳城更太平就行。”

杜先生点头:“不过,如今他被官家赐绯鱼袋,在洛阳城荣养的那些老大人,不知道会是什么心思。”

……

等朝廷旨意的这几天,陆逢时也没闲着。

去了趟牙行。

买了两个婆子,一个洒扫的粗使婆子,一个专门负责吃食的厨娘。

八字面相都看过,靠谱。

粗使婆子姓苏,三十八岁,因为日子过得艰辛,看着比实际年龄老好几岁,幸好体格子粗,有把子力气,倒也有口饭吃。

厨娘姓庄,三十六岁,身材中等,十分爱笑。

她是洛阳本地的,家里还有儿子儿媳,两个孙子。

孙子一个十岁,一个十一岁,都到了上学的年纪,想让他们上学堂。

读书需要钱,庄婆子给大户人家走过厨房帮工,也在他们忙不及时掌掌厨,见多识广。

这几天陆逢时试了她的手艺。

还不错。

她与苏婆子不同,签的是活契,暂时就签一年,工钱一年是十八贯,也就是十八两。

真是不便宜。

在洛阳城这样的大府城,如果是专业的厨娘,可以独立撑起宴席的这种,一年要三四十两。

他们不用,负责几人的日常吃食就行。

所以便宜一半。

这就是高端与业余的区别。

吃过早饭,裴之砚跟陆逢时商量:“李仪将军的事告一段落,我打算明日启程回去一趟。”

陆逢时点头:“是该回去看看。”

当初因为朝堂流言蜚语,他不得不立刻赴任,现在告假回去,没人说得了什么。

既然决定,那就去做。

李府尹允许一个月的假,所以就不乘马车,两人骑马回去,能省些时间。

到余杭郡城外十里,已是十二天后。

“离家已经大半年了,逸哥儿不知道在不在书院。”

裴之砚牵着马缓步往前,前面有条溪流,正好让马儿吃会草,喝点水,他们也休息下。

“天热了,往年这个时候都已经放农假。他应该在家。”

他不在家,家里那么多田。

逸哥儿是个孝顺孩子,不会让二叔婶子两个人去收。

陆逢时点头:“不过照这个脚程,回家得大半夜,我们先去城内投宿,再去书院看看,若是不在,再回村。”

“嗯。”

这个安排很稳妥。

城门落锁前,两人刚好入城。

找了家客栈落脚歇息,第二日一大早就去鹤山书院。

书院还有少数学子。

裴之逸半个月前就已经回去了。

两人便不再停留,快马加鞭,风尘仆仆十余日,终是六月二十四日未时末赶到天云寺村。

六月的天,这个时辰还是天光大亮。

不过,到了六月下旬,各家田少的,稻谷割的都差不多了,这会都在翻弄稻草,晒干了是个宝贝。

裴家田多,只有三个劳动力,还有七八亩没有割完。

来到旧宅,门是锁着的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