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玄幻奇幻 > 傲魂星云 > 第二回 神秘

第二回 神秘(2/2)

目录

如果宁鸿远这两样都没有,他怎么去争一口气,怎么去和那些富人的孩子较量一下呢?他不想一辈子庸庸碌碌,他还是迫切地想要成功,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,他不愿意打一辈子的工,那没有任何意义。

虽然宁鸿远也偶尔抱怨世界的不公,偶尔抱怨资本经济运作的黑暗,但是他还是坚信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,因为在他看来,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,如果人连这一点都丢失了,那也不必做人了。

于是宁鸿远开始刻苦地自我学习,苦修机电学,商学,管理学,政治学,他的工友在花天酒地的时候,麻将声震天的时候,他却在宿舍里熬夜苦读,苦钻,苦修。

他的工友们有佩服他的,有排斥他的,有讽刺他的,也有赞助他的。

正因为宁鸿远小时候经历过常人难以理解的苦难,所以,他太能理解生活在中国底层社会的人们,他们的悲伤与孤独,他们的忧愁与烦劳,他们的喜怒哀乐,他们为什么会抱怨社会,他们会什么又会怨天尤人,他们为什么有些时候勤奋,有些时候又懒惰得很。

正是由于理解人间的这一切,所以,宁鸿远对待他人永远是那么平易近人,对待羞辱过自己的人,他也永远是那么宽容。

因为,他知道大家和他一样,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。

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,即便没有人为他打伞,但是资本主义经济最大的优点就是“能上能下”。资本主义经济弊病虽然很多很多,但至少给了宁鸿远这样的卑微者以成功的机会。

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,老天爷绝不会亏待熬夜学习到凌晨两点的人,不会亏待喜欢学习的人,他只会亏待讨厌学习的人,所以,宁鸿远年仅二十五岁,便成为了一小酒吧的经理,远近的人们都尊称他为“远哥”,他的兄弟都愿意为他去死。

后来,有黑道见他如此深得人心,便劝他贩毒,他断然拒绝,最后还配合警方将对方绳之以法。

当警方想要颁给他勋章的时候,他却坚决不受,因为他知晓自己有多大的份量,一旦接受了勋章,他的兄弟就有生命危险。

比起荣耀,宁鸿远更在乎兄弟。

这就是宁鸿远平平凡凡的人生,不是拯救苍生的英雄,但是也绝不是平庸的泛泛之辈。

这样的成就虽然看起来平淡,却依旧卓越非凡,因为他四岁之后,便再也没有人帮他撑伞,这不起眼的一切,却都是他用血泪与汗水拼来的,当然宁鸿远熟读历史,也深知这也是这个国家给了他这样的机会。

二十一世纪的中国,只要不过于怨天尤人,只要能够坚持不断学习,只要不以享乐为人生目标,只要下班之后不是看电视就是打游戏,只要懂得人际交往,再此“五只要”的情况下,抓准一件事坚持个四五年,七八年,国家和社会绝对不会亏待你。

不过,正当宁鸿远准备大展宏图的时候,却被一道莫名其妙闪电带他来到了这个武境世界。

在任何世界,宁鸿远都知道,脚踏实地乃是成为强者最基准的品质,而在这武境世界更是如此,所以,过去十年里,他为了突破武境而顽强拼搏,早上练剑,下午淬炼身体的强度,晚上熬夜读书。

或许,你觉着有些不可思议,武境世界还需要读书?

当然需要,如果宁鸿远不了解这个世界的地理,历史,文化,军事,政治等等,不了解这个武境世界人体构造的基本原理,那么,他永远只会成为莽夫,前一世的吕布就是下场,武力天下无敌,最终身陨白门。

宁鸿远不愿意成为莽夫,所以,他晚上就熬夜苦读各类书籍,这天域到底是个文明位面,这里的书籍同样百家争鸣,有类似于《孙子兵法》,《三十六计》的《行军论》与《战争论》,有类似于《史记》的《七十二贤者》与《英雄史诗》,有类似于《道德经》的《神道论》,还有他父亲亲自撰写的《我的理想》,还有他的同龄女子,赵如音撰写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《论战争与贸易》。

这些书籍百花齐放,让喜欢读书的宁鸿远来到了天堂。

在武境世界,宁鸿远读书不是为了做学问,不是为了装点门面,而是为了更多方面了解人性,了解武境世界之人的善良与罪恶,伟大与平凡,了解自己,也了解别人。

不过,宁鸿远读书的最大特点,就是他从来不和别人辩论,例如他过去读完《三国演义》之后,绝不辩论谁是英雄,刘备是否虚伪,曹操是否奸诈,卧龙先生是否不识时务等等,他只会领略其中的精髓,然后将其中的精髓巧妙地用于自己的人生。

从前,有大学生与他品论三国,前前后后说了一大篇,他只说“我不太听得懂,谢谢”,那大学生只好腹诽他一句“农民工,就是见识低!”,然后冷哼一声,乘着酒兴讽刺了宁鸿远几句之后,扬长而去。

这一幕恰好被宁鸿远的兄弟发现,他兄弟便以偏概全地痛骂大学生都是一些眼高手低之辈,宁鸿远却是微笑着回答道:“没有大学生,我们这些人活得更累,我们所用的手机,那就是他们的功劳,只是这个人不合格而已,我们的事业想要向前迈进,一定要学会要尊重大学生,不要因为一个残次品就背后污蔑他们整体,今后你我想要走得更远,更高,你可一定要改掉这以偏概全的坏毛病。”,他兄弟愣了半天,最后恍然大悟,内心更加佩服宁鸿远。

读完《三国演义》与《三国志》之后,宁鸿远学会了刘备的忍辱负重,曹操的大气磅礴,孔明先生的一丝不苟,孙权的深谙时务,关公的义字当先等等,反过来,他借鉴了吕布的莽夫冲动,袁绍的好大喜功,刘表的徒有虚名,周瑜的“心胸狭隘”等等。

宁鸿远喜欢三国之中许许多多的英雄,当然,他最喜欢的英雄与中国大众一样,河北常山赵子龙。

宁鸿远自身存在许多优点,亦有许多缺点,他既是君子,又是流氓。

宁鸿远对兄弟他坦**真诚,一片肝胆,对敌人他时而大气自然,时而逢场作戏,而对女人,他却又多情得很,流氓得很,温柔得很。

乘长风破万里浪,执长剑而立奇功,宁鸿远的传奇才刚刚开始。

按照这武境世界最为简单的分类,如果身体内真元浩瀚无量,则可劈山斩云,此类修武者便是强者,若是身体内真元犹如小溪过隙,则连树木也无法斩断,此类修武者便是弱者。

而后根据一名修武者身体真元的容量,对身体内真元的掌控程度,以及真元的恢复速度,三个层次综合划分,则可以将修武者的武境分为者,客,师,王,尊,皇,圣,极,帝,神十个武境层次。

这时候,屋顶下那些无中生有,颠倒黑白的长老们又开始手舞足蹈起来。

“不错,前些时日乃是年轻一辈测试剑境的日子,他身为神剑宗宗主之子,本应该以身作则,给年轻一辈立下榜样,可是没有想到他居然连剑者四段都达不到!岂不是让我神剑宗颜面尽失?”另外一位气色稳重的老者也这般附和地说道。

屋顶上的宁鸿远这一刻听闻这被他素来尊重这一位长老,忽然之间也说出了与这些叛徒同样的话语,骤然之间百感交集,从前,宁鸿远一直都很尊重这一位长老,将其视为德高望重的长辈。

“真是虚伪,枉我以前那么尊敬他,没有想到他也是内鬼!他究竟收了多少钱,居然变成了这番模样?”宁鸿远内心这般感慨道。

宁鸿远再度被激怒,他毕竟还年轻。

宁鸿远似乎一瞬间就成熟了不少,却还是很年轻,年轻就容易冲动,就容易抱怨,抱怨是毫无意义的情感,古往今来,成大事者哪一位是通过抱怨成功的?

可这人世间,又有哪一位年轻人,年轻时候没有抱怨过?宁鸿远最崇拜的拿破仑,就连这样的伟人,年轻时候也一样抱怨过,更何况他小小宁鸿远?

纵然宁鸿远从来没有想过当什么大侠,他只是尽可能的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,可惜了,这样简单而平凡的愿望似乎也达不到。

不过,宁鸿远这个人有一个很大优点,他极其善于转化自我思维,例如他前一世虽然遭受磨难,但他深知这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,比起那些在帝国侵略下的清末民众,他还有机会读书奋斗,他还有人格独立,所以,他从来不抱怨社会。

宁鸿远开始深思:“这天域曾经文化璀璨,也是文明之国,我们的民族也曾经团结一致,剑锋一致对外,天明大帝当年破除奴隶制度,建立起了完整的文化体系,“仁义忠智信”,说起来,这天域的文化与我那个世界有诸多相似,也有诸多不同,为了对抗蛮夷,开辟荒野,战胜魔兽,统一文字等等等,我们天域的祖先建立起了璀璨的文化之国,屹立于民族之林,而现在人心丧乱,沧海横流,所以,父亲做梦想要恢复当年帝国的荣光,兢兢业业五十余年,他老人家可真是不容易,我却在这最为关键的时候。。”宁鸿远满腹自责,对自己的失败念念在兹,回想起父亲那拂袖而去的画面,他真是恨不得找一处缝隙钻进去。

宁鸿远所处的这个黑暗的时代,正是“人吃人”时代,而这个时代的矛盾并不来自于极上层人物的不作为,而主要来自于中上阶层的人掌控着世界的武境资源,进而掌控财富资源,却又自身贪得无厌。

宁鸿远有些时候觉着这时代像民国,有些时候觉着这时代像三国,有些时候却又觉着像战国,反正不是初周,反正不是强汉,反正不是盛唐,反正不是德宋,反正不是大明,更不可能是如今之中国。

每次想起自己降临的是个沧海横流的乱世,“人吃人”,“人害人”,宁鸿远心中就不是滋味,总是怀念地球的岁月,望着天空,默默地骂一句:“穿越你妈麦批!还他妈麦皮是平行穿越!”

五十年来,宁鸿远的父亲宁义武一直都在为民族复兴而大有所为,宁义武想要让天域之人剑锋一致对外,不要这么内斗下去,但是,这天域八千年遗留下来的各种社会矛盾,不是宁义武仅凭一腔热血就能够轻易解决的。现在,他奋斗了五十年,终于夺得了一方政权的一把手,正准备进一步施展经天纬地之才,实现匡扶天下之志,这后院却着火了。

简单来说,这个时代最大的矛盾,也或者说是任何武境位面的中世纪之矛盾,就是“家族传承”,一方家族永远通过垄断武境资源进而垄断社会资源,让世界十之八九的民众无形地成为其奴隶,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而重复的工作来延续生命,然后一次又一次地起义,一次又一次地周而复始。

八千年了。

宁鸿远的父亲,宁义武,正是看透了这八千年来的黑暗,青年时期便决心将武境资源收归国有,进而让有才有德之人修炼武境实力报效国家,为国家创造财富,而不是如同现在这样,武境资源是大家族的垄断之物,竟然让那些无才无德之人修练武境力量,仗着武境力量而欺压民众。

宁义武是极其理智的理想家与政治家,所以,他从来不追求社会的绝对公平,更不追求那什么“大同秩序”,让人人都能够修炼武境而去追求什么人人平等,这等愚蠢直至的想法,他历来将其视为祸乱。

与之相反,宁义武追求的理想,乃是让有才有德之人修炼武境,进而报效国家,为国家创造财富,凝聚了国家财富之后进而福泽苍生,此乃大同,绝不是如同现在这般,那些无才无德之人竟然也能够修炼武境力量,将武境力量视为为非作歹之工具。

这个理想太远大,太超越时代,甚至被人说成太复古,所以,宁义武的同僚常常嘲笑他,多次当众讽刺他宁义武简直就是个不可理喻的疯子。

甚至就连那些饱读史书的年轻人,也暗地里嘲笑他的理想不切实际。

伟大都是从疯子开始的,没有伟大,老百姓一辈子所赚的钱恐怕也看不起一次病,只有在家中等死,宁义武年轻时候游历天下,常常见得那些看不起病的老百姓,各个骨瘦如柴,生命垂危,没有钱医治,悲叹他们只能在家中等死。宁义武不愿意老百姓这样受苦,所以,他励志要改变这一切,于是就成为了许多豪门世家眼中不可理喻的疯子。

豪门世家控制社会资源,进而掌控资本运作,这并非原罪,最大的原罪是贪得无厌的人心。

“伟大为平凡而生!”这是宁义武的名言之一。

宁鸿远就是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成长起来的少年。有些时候,宁鸿远非常理解父亲的伟大,没有伟大,就没有平凡,可有些时候,他却又认为父亲的理想太过飘渺,有些乌托邦,恐怕最后真的难以实现。

宁鸿远也常常乘着修武的间隙,去与父亲讨论这个世界的去向,父子二人一起探讨武境世界的未来,每一次宁鸿远都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,不敢说出父亲的理想有乌托邦之嫌,担心这样说会彻底寒了父亲的心,试想,这个世界这么多人不理解父亲,如果连自己都不理解父亲,那自己父亲岂非太寒心?

反过来,作为父亲的宁义武,却很了解儿子宁鸿远的忧愁,他的理想毕竟跨越整个时代,所以,他也常常在宁鸿远面前开着玩笑,说他自己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,年轻时候就疯了。

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是宁鸿远父亲的英雄气度。

成功了就是伟人,失败了,那自然就是疯子了。

疯子也好,伟人也罢,宁义武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这种超越时代的理想,他为之奋斗快五十年了,而现在,他好不容易在神剑宗内站稳脚跟,正要一展宏图,他的儿子却给他带来了难题。

“武境世界甚至还要比我前一世残酷得多,下层老百姓由于没有武境力量,只能备受压迫,还不能反抗,总不能说提着两把刀和那些能够呼风唤雨的人物较量,想要从下而上爆发革命,怕也是难上加难,幸亏当年天明大帝开了个好头,通过革命推翻了奴隶制,否则,真不知道这武境世界将会黑暗成什么样子!”

宁鸿远脑海里骤然之间想起了这些,想起了父亲五十年来的如履薄冰,换来得竟是眼下这般悲凉场景,他又开始忍不住。

可到了最后,他还是忍了下来,他的双手也早已鲜血淋漓。

这时,淅沥的小雨渐渐大了起来,一滴一滴地打在宁鸿远的脸上,冰冷的雨滴让宁鸿远更为冷静。

“我不能意气用事,绝不能,现在我下去,就是给父亲出难题,即便我过去为神剑宗立下功勋,但在这天域文化的基础下,不能功过相抵!罢了罢了,这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我一定要弄清楚这一次参加会议的名单,方便今后如何与他们打交道。”

冷静下来之后,宁鸿远忽然双目轻轻微闭,开始凝聚身体真元于大拇指上那一枚黑玉指环上。

稍许,只见那黑玉指环上轻轻浮现出一阵阵淡淡的黑曜之光,这黑光虽不耀眼,却仿若地狱冥火般深邃,在他的手指之间来回旋转。

宁鸿远手上这一枚黑玉指环,正是当年他剑者三段之后,突破瓶颈之后,却止步不前的真相。

<!--PAGE10-->望着这一枚带给自己痛苦,也带给自己成长的黑玉指环,不置可否地苦笑一番之后,宁鸿远准备通过灵魂意识,与这一枚指环的宿主进行交流。

片刻之后,他的心灵与意识,果真与这黑玉指环宿主逐渐相通起来。

“魔尊,你让我来这里,难道就是让我来听这一群人,是如何在背后看我笑话的吗?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,我还不如去练剑室心修剑境!”宁鸿远这般先行问道。

在宁鸿远的意识当中,这的确是在浪费时间。

<!--PAGE11-->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