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重生 > 相国在上 > 185【人生大事】

185【人生大事】(1/2)

目录

扬州,沈园。

一场温馨和谐的午宴过后,杜氏带着沈青鸾返回内宅。

方才在席间她发现女儿有些反常,明明她滴酒未沾,却给人一种微醺的感觉。

一进屋内,杜氏便好奇地问道:“鸾儿,先前你和景澈聊了些什么?”

“娘,我们没说……”

沈青鸾欲言又止,眉眼间浮现几分羞喜之色。

“在娘跟前还害羞?”

杜氏拉着她的手坐下,爽利道:“你们挑明了?”

“没有。”

沈青鸾的胆子确实不小,否则也不敢孤身入京,在薛淮面前亦是态度明确果敢,可她终究只是一个未出阁的少女,让她公然和薛淮谈论婚姻大事未免离经叛道,因而低声道:“薛世兄送了我一枚珠钗,还对我说他记得当年的事情,有些回忆会一直铭记。”

“珠钗?”

杜氏心中一喜,思量道:“鸾儿,景澈这算是向你许下承诺了,就是不知他何时会让人上门提亲。唉,早知如此当年便该把你们的婚事定下来,如今崔夫人远在京城,这种大事肯定需要她同意,消息传递一来一回至少得两三个月,而且景澈这次立下如此大的功劳,未必能在扬州待很久。”

沈青鸾对此倒不忧虑,她比薛淮小一岁,过两年出阁也不算惊世骇俗,当下她心里有另外一层顾虑。

杜氏很快发现女儿的情绪不太对劲,关切地问道:“怎么了?”

沈青鸾稍稍迟疑,最终鼓起勇气说道:“娘,我听人说商贾之女难当大妇,而薛世兄乃清贵翰林出身,如今又官运亨通,若他来沈家提亲,会不会引来外人的非议?”

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。

沈家豪富不假,但一直没有出过能够登上庙堂的读书人,沈秉文的两个庶子沈元景和沈少衡天资不俗,且沈元景已经考中秀才,但是就算他们能够乡试高中,那也会是几年后的事情。

以薛淮现在从五品的官阶,迎娶商贾之女的确不违法度,但是肯定会影响他的清流声誉。

更不必说他简在帝心,万一天子继续提拔他,沈青鸾嫁给他会承受更多的非议。

杜氏轻叹一声,握着沈青鸾的手说道:“傻姑娘,不必担心,你爹早就在考虑这件事,只要你们两情相悦,家里一定会让你风风光光地出阁。”

“我爹?”

沈青鸾微微一怔,旋即心里升起浓浓的期盼。

另一边,书房之中。

薛淮和沈秉文对面而坐,一边品茗一边闲谈。

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渗入屋内,在光滑的地砖上投下点点碎金。

沈秉文端坐在紫檀木椅上,亲自为薛淮续上狮峰龙井,动作行云流水,尽显儒商风雅。

“景澈。”

他放下细瓷茶壶,徐徐道:“按你先前所言,今年的认窝大会将会取消?”

薛淮微微欠身道:“是的。此番从许观澜等人家中查抄的赃银便有近三百万两,那些地契珍宝亦价值不菲,再加上刘郑等豪族认缴的赎罪银,总额接近八百万两,想来足以帮朝廷度过银匮的难关。根据许观澜的交待,这次的认窝大会其实是他虚增引窝,如果真的如期举行,只怕会坑死一大群中小盐商。”

“如此也好,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整肃盐政。”

沈秉文微微一笑,对薛淮愈发欣赏。

他一直认为肃清吏治固然可敬,如何善后更是一门深厚的学问,而薛淮近来的举措足见他在这方面的天赋。

选拔官吏、稳定民生、平抑物价、鼓励农耕、兴修水利,薛淮在谭明光的支持下,有条不紊地推行一项项利民措施,扬州府在二人的治理下呈现欣欣向荣的势头。

“说到盐政,我刚好有件事要和叔父商谈。”

薛淮将那天和许观澜谈论的部分话题简略复述,然后诚恳地说道:“如今两淮盐政百废待兴,盐法道成立在即,盐运司的权柄相较以往会有所削减,再加上诸多新政的推行,难免会引发盐商们的担忧。其实许观澜有句话说的没错,盐政乃大燕国本之一,两淮更是重中之重,经不起太多动荡。”

沈秉文闻弦歌知雅意,沉吟道:“所以你想建立盐商协会?”

“对。”

薛淮解释道:“盐会就是官府和盐商们之间的桥梁,能够起到一个上行下达的作用,而且可以调解盐商之间的普通纠纷,避免官府的过度干涉。回首过往,盐运司的权力没有受到制约,导致官吏们对盐商予取予求,这种情况自然极易滋生官商勾结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